最近被一个问题困扰:
如何安排日常写作。
从 2015 年把写作当成一件正经事到现在,我分别尝试过以下做法:
- 随机佛系写作;
- 低质量日更;
- 高成本专题文章。
不过,随着我进入互联网公司,有了小葵同学,一脚迈进 10 多万字教程的深坑,如今又有了一种新的做法:
- 完全不写。
之所以这么做,逻辑也非常简单。我在 2018 年在少数派更新完的教程《高效信息管理术》有 30 篇文章,每篇平均在 5000 字左右,而且都是信息筛选、知识分类、标签架构这样偏硬核主题。我把所有工作、生活之外的时间全部用在修改这 30 篇文章上,目前看进度尚且堪忧,其实并没有什么额外时间投入在价值不明朗的日常写作上。
事实上,我至今也认为这个逻辑本身是没问题的。但实践下来觉得并不太令人满意,一个原因是只修改原有作品失去了写作最初的愉悦感受,更重要的是有时候突然想要琢磨一个问题,或者有了一些「啊哈时刻」也只能发个 140 字的微博,似乎被人生生砍断了一种思考和输出的方式。
因此,我决定重新设计「日常写作」在我的整个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定位和流程,下面我来介绍下我的方案和计划:
1. 降低预期,控制成本
每个写作者对自己的发表的内容都会有标准和要求,比如是否有精妙的论证、有趣的故事、简洁的表述等等。如果通篇没有一个引用、一条金句、惊世骇俗的洞察,那就还得再花时间。然而这种写作方法成本实在是太高,如果没有个几万阅读、换不来声明和钞票,很难坚持。
因此,在确定属于「日常写作」的情况下,如果有个不错的选题,拿上 iPad,找个咖啡馆,用 30 分钟到1 个钟头完成初稿,第二天有时间再快速过一遍,改改错别字,直接就发订阅号了。
简单来说,就一个原则:从念起到发表,时间成本控制在 2 小时以内。
2. 多更新,多发版
我之前有个思路是,有想法可以写作,但是可以先藏在自己的 Ulysses 里不发表出来。这样我可以在以后不断修改完善,等到符合预期的时候再发布也不迟。
但是,我大大低估了「发表」的价值。
发表这件事不仅仅为了获得一种正向的反馈,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有一种「放下」的感受。和 GTD 的底层逻辑一样,如果有 100 多个在齐头并进的文章在推进,有些才起了个题目,有些是 90% 的完成度,这听起来非常美好,可实际上这种千头万绪会让你陷入一种强烈的未完成感,几个月都未必能够交付一篇 3000 字的文章。
为了不被这种负面感受拖垮,我决定采取一种「多更新,多发版」的思路,所有文章只要完成一定发布,但是就像我可以持续更新我的教程一样,这些文章后续也会修改,修改之后我也会重新发布,不给自己增加额外的管理成本。
3. 尝试周更
关于更新频次,我先后排除了日更和随机更新这两种方案。
日更的方式其实变相增加了写作成本,我依然认为,相对于日常写作,专题写作或者工作任务和家庭时间的优先级要高出一个 Level。一旦选择日更,虽然单篇文章可能成本不高,但是为了实现连续性,每周可能就需要 10 小时以上的时间投入,写作本身的性价比会被拉得极低。
随意更新,完全没有更新频次的要求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,因为这样会非常容易导致行动瘫痪,使没有完结的文章越攒越多。
「一周」是一个相对合适的节奏,一周的时间相对充裕,还有周末作为缓冲,压力不大,即便没有教程修改这样的写作任务,也能保持稳定的写作习惯,让周末和零碎时间利用得更加高效。
最后的话
这就是我重新设计的「日常写作」方案,这篇是在从北京飞往深圳的飞机上完成的,也是我第一次对这个方案的尝试,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。如果对这个方案有想法,也欢迎通过各种方式和我交流。
关于作者:
Louiscard 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运营,同时他还是一位生产力教练、 Power user、印象笔记认证咨询师、少数派专业作者。他擅长用工具打造高效生产力系统,并通过在行平台为知识工作者提供咨询服务。
在行页面:[http://www.zaih.com/mentor/84827713/][2]
少数派专栏:[https://sspai.com/series/73][3]